🔥beat365亚洲官方网站-最新下载App Store

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雕刻”幸福生活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陈俊 查小甫    发布时间:2024-09-25 09:11    编辑:曹茂山         
多杰才旦正在进行雕刻上色。陈俊 摄

  泥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弘扬地域特色文化、传承民间优秀技艺、扩展就业创业门路、塑造地域人文经典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查甫藏族乡查一村,藏族非遗传承人多杰才旦凭借一双巧手,带领当地汉族、藏族群众通过“指尖技艺”精心“雕刻”幸福生活,在大山深处描绘出一朵朵绚丽的民族团结之花。

  多杰才旦自幼酷爱绘画和泥塑,6岁就跟随师父学习国画和油画。初中毕业后,拜访多位名师学习技艺,并跟随师傅走南闯北,后拜当地油画老师李英德为师。

  2008年,师从唐卡艺术大师增太加,系统学习各种绘画艺术及泥塑艺术。多杰才旦热爱艺术,加之天资聪慧,增太加将各项技艺倾囊相授,使得多杰才旦在泥塑、唐卡、古典彩绘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短短几年间就成为当地颇负盛名的艺术绘画和泥塑制作艺人。

  弹指一挥间,多杰才旦从事泥塑、雕刻、古典彩绘、唐卡制作已三十多年。多年来,他坚守匠心,先后被确定为化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化隆传统宗喀泥塑”代表性传承人、海东市乡村工匠。

  8月27日,记者来到多杰才旦家中,只见绿树掩映的古朴院落内,近200件栩栩如生的神龙、色彩鲜艳的花卉、憨态可掬的人物造型等泥塑和石雕艺术作品呈现在眼前,其精湛的艺术水准令人叹为观止。

  初见多杰才旦,他正神情专注、细致耐心地给泥塑上色,一边的桌子上,摆放着各种矿物质颜料、不同类型的玛瑙刀、木刀和不同规格的毛笔。

  看到有客人进来,多杰才旦连忙放下手中的画笔,饶有兴趣地带领大家参观他的得意之作。“这是用于装饰的神龙图案,这边还有梅、兰、竹、菊‘四君子’玻璃钢摆件,这是藏族传统的吉祥八宝泥塑……”

  在驻村干部提议下,多杰才旦现场演示了颜料研制过程。只见他拿出研钵,倒入大颗粒的朱砂原矿,用钵杵用力将矿石压碎,接着顺时针方向快速旋转,将颜料磨成极细微的颗粒。

  “在颜料的选择上,全部运用矿物和植物颜料,这种颜料色泽美观,长期不褪色,常用的颜色有白、黄、红、蓝、绿、紫、青、黑、金九大类,经配色可达159种之多,颜料配制复杂细密。”多杰才旦告诉记者,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摸索并掌握了色与光的关系,让作品达到更高的美学水准,特别是采用金、银大面积平涂和勾线,使得作品更加大气、庄重、典雅。

  多杰才旦将自己的工作室设在自家的堂屋里,这既是他用来招待客人之处,也是他日常创作的场所。在一间二十多平方米的工作室里,摆放着多杰才旦创作的各类手工艺品。

  查一村驻村干部张乐平告诉记者:“题材、形象、比例、表情、姿态等都是泥塑作品创作时的重要因素。鲜明生动的风格,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彩绘技艺,是多杰才旦的作品深受顾客喜爱的原因。”

  道路艰辛勇向前,身材瘦弱的多杰才旦凭借着对非遗技艺的热爱和不懈努力,2013年挂牌成立了化隆县隆杰藏饰品加工-🔥beat365亚洲官方网站-最新下载App Store。

  “头雁引领”效应下,不少当地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在多杰才旦手把手传授下,不少村民逐渐掌握了非遗技艺,实现了增收致富。

  张乐平说,多杰才旦的作品销往全国各地,还与北上广等地客户签订长期订单,为传播青海民族民间艺术、弘扬非遗技艺和优秀河湟文化作出了贡献。

  “我家能脱贫,全靠党的好政策。前段时间,通过县上和乡上的大力支持和推介,我被评为海东市乡村工匠,最近正在申报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如今的一切都是党和国家给我的。”多杰才旦告诉记者,计划在三年内扩大规模,修建泥塑制作厂房,带领乡亲努力为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查甫乡党委组织委员郭旭升说,为了更好传承发展传统非遗技艺,多杰才旦收了4名徒弟。目前每年在泥塑等方面的纯收入在二十万元左右,带动当地10到16人就业,增收10万元左右。

  多杰才旦的故事只是查甫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查甫乡以党建为引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持续巩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创建成果,以非遗项目为载体,通过非遗项目传承、弘扬、展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方式,使非遗文化成为各族人民精神相依、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进一步增强了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