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一桩,都是邻居,能帮就帮。”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邻里真情。关键是,你认识左邻右舍吗,你经常和邻居打招呼吗,你们有来往吗?
珍宝岛小区有“珍宝”
前不久,西宁市城北区海西东路的珍宝岛小区发生的一件事,让张海霞和陈福光念叨了很久。
今年67岁的张海霞和老伴陈福光,每天要接送两个孙子上下学。10月中旬的一天,张海霞突患疾病,陈福光需要陪护妻子,两个孙子的接送和吃饭成了问题。
对门的邻居李玉凤得知情况,主动帮忙。李玉凤的外孙和张海霞的孙子在同一所小学,她可以一起接送3个孩子,并带回自己家吃饭。这让张海霞和老伴陈福光非常感动。
早上,李玉凤送孩子们去-🔥beat365亚洲官方网站,中午再接回来,招呼一起吃饭、午休。下午,她跑两趟-🔥beat365亚洲官方网站,完成接送。到了晚上,陈福光回家时,孙子已在邻居家里写完了作业。
有了邻居帮助,陈福光白天可以安心陪老伴治疗。陈福光的儿子特意向李玉凤当面致谢。李玉凤说:“我们是邻居,这点小事,不要客气。”
珍宝岛小区有120户住户,小区没有物业管理,两年前成立业主委员会后,在业主委员会主任李军儒带领下,小区逐步解决了停车问题,完善了小区门禁系统、健身器材和非机动车充电桩等设备。看着越来越美丽和谐的家园,小区住户为李军儒点赞,也越来越信任他。
“我们小区和谐幸福,不仅有我,还有很多‘珍宝’,大家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帮扶。”李军儒说。
今年,珍宝岛小区业主委员会和城北区小桥街道小桥社区联合举办了重阳节文艺会演暨慰问活动和“熟人社区”百家宴活动,进一步拉近了邻里间的距离,让很多住户从点头之交变得更亲密起来。
“谁会修洗衣机?”“我会!”
“以前家里电器坏了,找地方修得跑老远。现在好了,有了熟人,这些问题轻松解决,真是太方便了!”11月5日,西宁市城北区建设巷31号院的居民张女士满脸笑意,向社区便民维修站的师傅张平安连声道谢。
70岁的张女士住在建设巷31号院,平时独居。今年,在外地务工的儿子给她买回来一台全自动洗衣机,为老人减轻家务负担。
一天,洗衣服时洗衣机突然不运转了,张女士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小桥街道建设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丽。20分钟后,和张女士同住一个小区的张平安登门,帮忙修理洗衣机。
张平安开了一家社区便民维修站,对电器非常熟悉。社区主任在微信群里询问“谁会修洗衣机”时,他当即表示“我会!我这就去老人家看看。”
经过检查,张平安发现是洗衣机的一个零部件坏了。他立刻回到维修店,取来零部件换好,洗衣机恢复正常。老人向他支付维修费,张平安说什么也不要钱。他说:“都是邻居,别见外。”
记者在社区便民维修站看到,服务内容包含家电维修、水电暖维修等,成员由4名专业人员、小区内懂水电暖维修的居民组成,为小区内独居老人、高龄老人、困难家庭及时提供贴心服务,并且收费标准远低于市场价格,实现了服务惠民、便民。平日里,辖区居民谁家水管漏了,灯泡坏了,他们常常义务为大伙儿帮忙。
除了社区便民维修站,建设巷31号院在小桥街道建设巷社区党委组织下,还组建了“熟人便民志愿小分队”“和睦之风调解志愿服务队”,发挥熟人优势,明确片长、楼栋长、单元长的联户责任,引导小区“公共熟人”和党员常到居民家中或身边走一走、看一看、聊一聊、劝一劝、帮一帮,倾听群众诉求、及时发现问题,组建起“小区有人管、遇事有人应、文化生活有人组织、矛盾纠纷有人调解”的治理基础,增强小区业主凝聚力。
城北区7个社区试点推广“熟人社区”
社会发展脚步加快,生活在繁华都市的人们,每天体验着个性化和快节奏的生活模式。尽管城市人口密度很高,但就算住在同一栋楼里,很多人互不相识。同时,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往往很少有时间去认识邻居,和邻居交流,邻里关系越来越淡。
62岁的吴萍来自河南濮阳,5年前来到西宁帮忙带孙子。回忆起刚来西宁的时光,她坦言自己经历了一个难以适应的阶段:除了气候差异、语言障碍等原因外,最难适应的是交往圈子的改变。
融入新环境的过程中,吴萍逐步接触社区开展的相关活动。通过社区舞蹈队,她结识了很多新朋友。通过朋友介绍,她又逐步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如今,孙子已经上学了,吴萍的空余时间多了起来,参加跳舞、公益活动……“社区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帮助我们这些外地人融入新环境。”吴萍说。
记者从西宁市城北区委社会工作部了解到,城北区正在试点开展“熟人社区”治理行动,积极营造熟人氛围,增强居民之间的熟悉度、认同感和信任度,建立文明、友善、明理、和谐的现代邻里关系,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的城市小区现代治理格局,为创新建立高质量的城区社会人际关系提供实践样本。
西宁市城北区委社会工作部选定辖区7个社区,即火车西站社区、光明社区、建设巷社区、小桥社区、祁连路西社区、山川社区、西杏园社区,推进“熟人社区”工作,推动形成“熟人社区”大事共商、小事共助的新常态,营造出邻里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帮扶的邻里“熟人”氛围,不断提升群众对共建共治共享的思想共识,基本实现小区治理共商共议共解。
远亲不如近邻!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友好邻里的重要性。一次看似寻常的“举手之劳”,传递了邻里温情,增进了邻里关系。